探索邯郸悠久历史中的成语典故

邯郸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,是众多成语典故的发源地。 本网站致力于收集、整理和展示与邯郸相关的成语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,让更多人了解邯郸丰富的文化底蕴。

经典成语典故

邯郸学步

Hán Dān xué bù

战国时期,燕国有个青年人到邯郸,看到赵国人走路的姿势很美,就跟着学起来,结果不但没学会,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,只好爬着回去。

比喻模仿别人不成,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。

纸上谈兵

Zhǐ shàng tán bīng

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,年轻时学兵法,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。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,在长平之战中,只知道根据兵书办,不知道变通,结果被秦军大败。

比喻空谈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
胡服骑射

Hú fú qí shè

战国时,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,推行"胡服"、教练"骑射"。赵国因而得以强盛。

指学习胡人的服饰装束,练习骑马射箭。后比喻政治、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。

价值连城

Jià zhí lián chéng

战国时,赵惠文王得到楚国的和氏璧,秦昭王写信给赵王,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。后比喻物品极其珍贵。

形容物品十分贵重,价值抵得上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。

完璧归赵

Wán bì guī Zhào

战国时,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遗书赵王,愿以十五城换璧。蔺相如自愿奉璧出使秦国,见秦王无意偿城,乃设计取回璧,派人送回赵国。

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。

负荆请罪

Fù jīng qǐng zuì

战国时,赵国大将廉颇不服蔺相如地位在自己之上,多次羞辱他。蔺相如为顾全大局,处处退让。廉颇得知后,背上荆条向蔺相如请罪。

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,请求责罚。